專利是現代保護創新的重要機制,無論是嶄新創意、革新技術、設計裝置或方法創作,只要符合專利法要件,均可提出專利申請。專利權賦予專利權人在「一定時限內」獨占其專利的權益;社會也可以從專利的公開文件中獲取技術資訊,推波助瀾產生更多的發展與應用。因此,專利不僅是鼓勵創新的引擎,同時也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。
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深入探討專利的各種面向,認識專利的本質、介紹專利權的申請流程 以及取得專利權之後能做什麼?
一、專利是什麼?
專利是一種獨占的權利,允許專利權人在一定期間內,排除他人未經同意的情況下,製造、販賣、使用或進口其專利技術(產品),以下皆稱為「使用」。專利的特色在於,獲得專利權的同時,也會將技術公開。創新者投入發明可以獲得權利保障,得向需要使用的第三者收取授權金,而技術也公開,可以基於既存的權利,繼續研究,提升社會的整體福祉。
二、取得「專利權」的好處
(一)獨占市場
取得專利權後,在擁有專利權的期間,專利權人可以壟斷此專利,也就是說,其他人必須要得到專利權人的同意,才能使用專利技術;反之,如未取得同意就任意使用,就是專利侵權。
(二)增加收益
專利權不是金錢或看得見的動產,屬於無形的權利,也是屬於資產的一種,品質好的專利權,將吸引他人投資或合作,為專利權人帶來許多商業價值。此外,專利權人還可以透過專利的授權,賺取授權金,可謂名利雙收!
(三)宣傳作用、增加客戶信任
取得專利後,智慧財產局會核發專利證書及獨一無二的專利證書號,專利有助於提升發明或產品的信任度及知名度。不論是消費者或投資者,都會對獲得專利認證的創新技術或產品抱持更高程度的信任,這不僅加強了產品的競爭優勢,還有助於市場推廣和廣告宣傳,甚至願意為此支付更高的價格。
(四)提高競爭力
取得專利的同時,除了能夠禁止同產業或領域的其他發明者、公司使用該專利,也能夠提高發明人在該領域的競爭力,達到獨占市場的優勢,在發現權利遭到竊取、外流時,也能及時的發動防禦攻擊。
三、三種專利類型
(一)發明專利
利用自然法則透過具有技術性的手段來解決問題,不包含純粹的自然法則或單純的發現,又可再分為「物的發明、方法的發明」。
舉例:教室紫外線殺菌系統1 ,為了考量紫外線對人體的潛在危害,在教室紫外線殺菌系統中融入了紅外線偵測技術,以確保能夠準確判斷教室內是否有人活動。只要偵測到特定區域內無人活動的情況下,系統將會啟動紫外線消毒程序。是疫情期間出現的發明之一!
(二)新型專利
有形物品的構造、形狀或組合,物品必須是具有確定形狀且佔有一定空間,不包含物質和方法。
舉例:風扇出風結構 2 ,在電風扇吹風的一側外框上,添加了多個導風環。這些導風環的作用是將吹出來的風在它們之間形成一系列的風道。這個設計會使吹出的風產生增壓效果,使風力更強,風能吹得更遠。
(三)設計專利
應用於物品的形狀、花紋、色彩或以上2種或3種的結合,特別是視覺上的外觀創作。
舉例:講桌的外觀設計 3 ,一款多媒體講桌內置電腦。其頂部設計了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傾斜面板,並在前端設有門板及喇叭,兩側在未展開設有可伸縮式小桌面。此外,還配置了多功能插槽、控制裝置以及額外的空間,用於安裝教學設備或揚聲器。當上鎖時,還具備防盜功能。兼具功能且外觀設計精美。
*主要區別* 發明專利關注技術或製造過程的創新,新型專利關注產品形狀上、構造或組合有別於以往的設計,設計專利的重點在於產品的外觀造型和美學設計。因此在申請專利時,需要根據技術的本質、創新的性質和重點來評估,選擇適合的專利類型。
四、專利的保護年限
不同的專利類型,專利保護的年限4 也不同
發明專利 | 新型專利 | 設計專利 | |
專利保護年限 | 20年 | 10年 | 15年 |
五、專利的三大要件
(一)產業利用性
申請專利的發明必須「在產業上能被利用(製造或使用)」,簡單來說就是具有解決現有產業上問題或運用於產業,能使其更加效率或方便,這是三大要件中最容易符合的。
(二)新穎性
申請專利的發明必須是「前所未見」的,不能被認定為是先前技術的一部分。簡單來說,該發明不曾被公開(論文發表、公開實施、早就被大家知道了)於公眾,即具新穎性,這是三大要件中屬於中間難度。
(三)進步性
申請專利的發明必須明顯「與現存既有技術做出區別」,簡單來說,申請專利屬於先前技術無法輕易達到或完成的情況,若是一般在該領域的人,都有辦法依照現存既有技術而輕易完成,就不具備進步性的要件,這是三大要件中最具挑戰的部分。
*喵星律師小提醒* 由於台灣採取「先申請主義」,即使發明的時間比較早,仍會以先申請(112/3/1,發明日111/12/31)的發明作為後申請(112/5/1,發明日111/10/31)的先前技術。當您擁有新構想或研發成果,只要具有高度的可行性且在產業中尚未出現相似的技術,建議您盡早提出專利申請,以免您費盡心力的發明成果被他人搶先申請而失去保護。
六、申請專利要多久?要準備什麼資料?
(一)申辦方式
目前以三種方式辦理:線上申辦、臨櫃申辯、其他申辦方式。
(二)應備文件及審查時間
發明專利 | 新型專利 | 設計專利 | |
應備文件 | 申請書、說明書、規費、摘要、申請專利範圍及必要之圖式。 | 申請書、說明書、申請專利範圍、規費、摘要及圖式。 | 申請書、說明書、規費、圖式。 |
審查類型 | 實體審查 | 形式審查 | 實體審查 |
審查期間 | 初審5 約需1~3年,實體審查約2年不等。 | 6個月 | 初審約需1年,實體審查約需8~10個月。 |
在專利申請程序中,申請發明和設計專利與新型專利具有不同的核准方式。發明和設計專利須經過實體審查,以確保其技術內容的沒有不符合要件的地方,方可獲得專利權。相對地,新型專利僅需要通過形式審查,因此審查速度較快,然而這也導致「新型專利」在本質上可能較不確定且不穩定(形式審查不用審查有沒有符合專利要件)。
想知道其他有關專利審查的資訊在專利主題網可以找到!
七、專利遭到侵權怎麼辦
(一)申請專利過程中,被他人使用
專利權人於智慧財產局公告後,可以請求適當的補償金6 ,分成兩種情況:
- 申請案公開之後,專利權人書面通知專利內容後,仍繼續為商業上實施者。
舉例來說,A公司申請專利中,B不知此方法或技術已申請專利中,在A書面通知後,B置之不理繼續為商業上實施的情況。 - 明知已公開,在智慧財產局公告前,為商業上實施者。
舉例來說,A明知道B公司已就該項技術為申請,但故意在在智慧財產局公告前,為商業上實施。
(二)已公告的專利遭到他人仿冒
- 得請求停止7
- 請求損害賠償
- 損失利益:專利權人預估可能獲得的利益,扣除侵權人實際獲得的利益後,以其差額作為損害金額。
- 侵權所得利益8
- 權利金:依照正常狀況下,該專利可獲得的授權金額作為賠償金。
- 得請求銷毀原料或器具
- 得請求回復姓名表示權的必要處分
註腳
- 專利號I805915
- 專利號M630957
- 專利號D145956
- 專利法第52條第3項:「發明專利權期限,自申請日起算二十年屆滿。」、專利法第114條:「新型專利權期限,自申請日起算十年屆滿。」、專利法第135條:「設計專利權期限,自申請日起算十五年屆滿;衍生設計專利權期限與原設計專利權期限同時屆滿。」
- 參考資料及審查流程圖:連結
- 專利法第41條:「發明專利申請人對於申請案公開後,曾經以書面通知發明專利申請內容,而於通知後公告前就該發明仍繼續為商業上實施之人,得於發明專利申請案公告後,請求適當之補償金。」
- 專利法第96條:「
①發明專利權人對於侵害其專利權者,得請求除去之。有侵害之虞者,得請求防止之。
②發明專利權人對於因故意或過失侵害其專利權者,得請求損害賠償。
③發明專利權人為第一項之請求時,對於侵害專利權之物或從事侵害行為之原料或器具,得請求銷毀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。
④專屬被授權人在被授權範圍內,得為前三項之請求。但契約另有約定者,從其約定。
⑤發明人之姓名表示權受侵害時,得請求表示發明人之姓名或為其他回復名譽之必要處分。
⑥第二項及前項所定之請求權,自請求權人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時起,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;自行為時起,逾十年者,亦同。
民法第216條第1項:「損害賠償,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,應以填補債權人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為限。」 - 侵權所得利益 :侵權人因侵權行為所獲得之利益。如侵權人因侵害專利權而賺到200萬元,以該200萬元作為賠償金額。